/ _, G- s& i4 v% l6 G
我跟徐莉佳开玩笑说,如果我是帆船项目记者,我得给她来一篇《明明可以参加残奥会,却到奥运会拿了金牌》。
左眼弱视,视力仅0.2;双耳听力仅正常人一半,近两年又掉了5%。和我聊天时戴着助听器,若没有助听器,平时跟人交谈就得配合口型——口罩时代,这也成了挑战。
也正因为如此,她至今无法拿到驾照。好在她还有大海,那里没有科目二和科目三。
因为听力和视力的障碍,她从小就很难和小朋友们玩到一起去,当运动员时,对于队友背后的议论和悄悄话也不敏感。她活在自己那个经过了自然降噪的世界中,耳朵里只有海浪的声音,她似乎天然就可以保持专注。
当世界变得安静时,内心的声音就变得格外的大。那个声音不断指引着徐莉佳做出不同常人的选择。
赚到点钱了,她不会像队友那样买化妆品和包包,而会去买书;受伤了没法练,她就照着书上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心理训练;因为需要保护视力,她几乎从不刷剧、网购和打游戏;一天下来练得很苦,她也不会在饮食上有任何放纵,“训练那么多的苦我都吃了,饮食上这点严格的自我要求,又有什么难的呢?”
这也影响到了她对婚姻的选择。她嫁给了自己的英国教练,比她大10岁,个子也没她高——尽管,“当时贴上来的有钱男人还真是不少的。”徐莉佳自嘲自己一直是队里的异类,直到遇到了这位外教,才感受到自己是个正常人,“运动员就该这么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。”这是共同语言催生的心灵默契。
她对所谓“嫁入豪门”缺乏兴趣,正如名牌包包从来引不起她任何兴趣一样。
徐莉佳的故事让我再次感受到,成功是一种选择,人生也是。如果你的选择总是和周围人一样,你凭什么取得有异于常人的成就与体验呢?
是因为不久前的那次采访有幸认识了徐莉佳(
视频回看链接),今天下午约了一起喝茶,没想到几个朋友一起聊了三个多小时。
也没想着拍个合影。毕竟我也见多了网球明星,对体育明星早就祛魅免疫了。就配个随手拍的茶室照片吧。
下午能聊得这么愉快,可能也是因为,我也没把她当成是拿过奥运金牌的明星。我就像面对一个普通人那样和她聊天,当然我也知道,她有着绝不普通的内心世界与人生经历。